一、检测程序
洁净室的检测主要是指对洁净室或洁净区域的空气洁净度等级等进行测定,生物洁净室还应进行浮游菌、沉降菌的测试。在工程建设过程的检测主要包括工程竣工验收和洁净室综合性能评定两个阶段的检测;在洁净厂房使用过程中,应对洁净室或洁净区域进行监测,并定期进行综合性能测试,以认证该洁净室或洁净区域始终符合要求。
(1)洁净室的检测首先应明确洁净室或洁净区域的占用状态,按照《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和ISO14644标准的规定,洁净检测状态分为空态、静态和动态三种。
①空态检测设施已建成,所有动力接通并运行,但在无生产设备、材料和生产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测试称为空态检测。
②静态检测设施已建成,生产设备已经安装好,并以用户和供应商同意的方式运行但没有生产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测试称为静态检测。
③动态检测设施以规定的方式运行,有规定数目的人员在场,并以双方同意的方式进行工作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测试称为动态检测。
(2)洁净室的检测可分为洁净室工程竣工验收的检测、综合性能评定的检测和运行中的监测及定期综合性能检测。前2种检测要求已在前面作过一些叙述,运行中的洁净室或洁净区的监测和定期进行综合性能认证测试,目前尚未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在修订后的(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附录C中规定了“洁净室或洁净区性能测试和认证”的要求,其目的是对洁净室(区)进行监测和定期进行综合性能测试,以认证该洁净室(区)始终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工厂的产品生产环境满足产品质量要求,达到稳定的产品质量、成品率,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3)建设单位最关心运行状态下的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等级,即生产设备运转及操作人员在场的工作状态时的测试结果即动态的测试结果。而施工者,通常希望在空态下测试的结果作为工程竣工验收。
在我国《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1-90)中明确规定,竣工验收的检测和调应在空态或静态下进行,综合性能全面评定的检测状态应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仪三方协商确定。主要原因是洁净室动态测试一般超出了洁净室施工单位的控制范围目,以空态或静态作为检测状态的规定更能及时客观地评价工程的质量。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还明确规定工程竣工验收及综合性能全面评定主要由建设单位负责,设计和施工单位配合。前一阶段主要察看施工质量的优劣,后一阶段不仅看施工质量,还要看综合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二、检测内容
(1)竣工验收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明确规定,竣工验收应在对各分部工程做外观检查、单机试运转、系统联合试运转,空态或静态条件下的洁净室性能检测和调整以及对有关的施工检查记录审查合格后进行
(2)综合性能全面评定
综合性能全面评定的检测工作必须由有经验的第三方承担,而且所用仪表必须合格有效。检测工作须在系统调整符合设计要求并运行至少24h后进行,而且,在检测工作之前,必须对洁净室及净化空调系统再次全面而彻底清扫。
(3)洁净室(区)性能测试和认证
洁净室(区)投入运行后其综合性能是否可以作到始终符合设计要求、标准规范的规定和满足业主的产品生产质量要求,需对洁净室(区)进行监测和定期性能测试认证。这种测试认证工作应由专门的洁净室检测认证单位承担。该测试认证的内容将在本章后面的第三节叙述。
上述三种不同阶段、不同时序的洁净室(区)的检测内容及要求,有相同部分也有所差异,表1-1列出它们的各自检测项目的情况。
表1-1 洁净室(区)各阶段测试要求
序号
|
项目
|
工程竣工验收
|
综合性能验收
|
性能测试认证
|
1
|
室内送风量,系统总新风量(必要时系统总送风量),有排风时的室内排风量
|
√
|
√
|
√
|
2
|
静压差
|
√
|
√
|
√
|
3
|
截面平均风速
|
√
|
√
|
△
|
4
|
截面风速不均匀度
|
√
|
√
|
△
|
5
|
空气洁净度等级
|
√
|
√
|
△
|
6
|
浮游菌和沉降菌
|
○
|
○
|
○
|
7
|
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
|
√
|
√
|
△
|
8
|
室温(或相对湿度)波动范围和区域温差
|
○
|
○
|
△
|
9
|
室内噪声级
|
√
|
√
|
△
|
10
|
室内倍频程声压级
|
○
|
○
|
△
|
11
|
室内照度和照度均匀度
|
√
|
√
|
△
|
12
|
室内微振
|
○
|
○
|
△
|
13
|
表面导电性能
|
○
|
○
|
△
|
14
|
室内气流流型
|
○
|
○
|
△
|
15
|
流线平行性
|
○
|
○
|
△
|
16
|
自净时间
|
○
|
○
|
△
|
17
|
通风机风量、转数
|
√
|
ㄨ
|
ㄨ
|
18
|
高效过滤器检漏
|
√
|
ㄨ
|
△
|
19
|
污染泄漏
|
|
ㄨ
|
△
|
注:“√”一检测;“○”一必要时测;“△”一治商选测;“ㄨ”一不检测。